新闻资讯

江苏经济新引擎 | “科研梦”缔造“新创”未来 -- 从外资百亿企业高管到高科技公司创始人

发布时间:2023/11/06
分享至:

导读:读懂江苏经济之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江苏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离不开民营企业家的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江苏经济新引擎》特别报道将聚焦江苏十三个地市拟上市的中小民营企业,看“小个头”如何迸发“大能量”,通过民营企业紧抓时代机遇、创新发展的故事,展示行业前沿突破成果,为江苏经济行稳致远注入强大信心和动能。

平整干净的实验台、高低错落的置物架、大大小小的实验罐、三班轮值的科研人员……这里是江苏省南京市徐庄中药产业研究院内的某实验室,也是仅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立身之本所在。

成立于2021年,年仅两岁的仅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大健康领域只能算得上是“初出茅庐”,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年轻的企业,却从3.5万家目标企业中脱颖而出,入选中国首个合成生物学产业价值金榜Top50,与凯赛生物、华熙生物、巨子生物等业内老牌一同上榜。

这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新创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创始人丁威长期以来坚持的“科研梦”。

脚踏实地 做科研敢为人先

在创立仅三生物前,丁威曾先后担任美国A.O.史密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A.O.史密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与恒洁集团CEO首席执行官。许多人都曾惊讶于他从家居行业转战大健康行业的跨界之大,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的职业发展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撞出来的”,但论其根本,都源自他对科研的兴趣与热爱。

1987年,丁威在北京科技大学攻读材料工程硕士,在一家金属材料研究所进行科研实验。一年后,他赴美留学,学习有机材料方向。结果负责的项目临时取消,他不得不紧急寻找了一份采购业的工作,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开销。

1990年,他获得内华达大学材料工程硕士学位,同时由于工作能力出色,很快被提拔为高级材料项目管理。七年后,他接过A.O.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的橄榄枝,回到国内继续打拼。2020年,丁威出任恒洁集团CEO,全面负责集团各项业务的战略部署与推进发展。

25年的摸爬滚打,让丁威总结出了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企业的成功之道——品质、研发与创新。他表示:“我骨子里就喜欢科研,我在A.O.史密斯做了二十几年家电,大部分核心卖点的策划、实验都是我亲力亲为的,光是手里的原创专利就有二三十个。”

在恒洁集团任职期间,他坚持以科研为重,将原有研发工程师团队扩招至150人,并成立集团研发中心。“我当时就像一条鲶鱼钻进了鱼群里,把平静无波的卫浴行业一下子激活了。”    

机缘巧合下,丁威结识了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药学博士、美国UIUC生物医学博士后、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汪洋,二人计划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提高陶瓷花洒成品率并研发创新卫浴产品。之后,丁威选择全力以赴和汪洋博士联合创业,共同成立了仅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迎难而上 高效率从零突围

2021年8月,江苏仅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立。由汪洋博士提供核心生物技术,成功提取出天然抗氧化剂——麦角硫因,并很快实现了高纯度、高含量添加,快速完成了麦角硫因的cGMP制药级别工程化量产。据了解,仅三生物麦角硫因纯度达99.97%,并掌握了20吨发酵罐的提纯处理能力,月产能3吨,成功将麦角硫因的价格降到了市场价的1/3,真正实现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高产能,未来成本有望降至更低。

然而,丁威不满足于单一的产品线,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新选题。肝素作为一种抗凝血剂,被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导管术、微血管手术等操作中及某些血液标本或器械的抗凝处理。目前全球所有的商业化肝素生产都仍采用已经使用了上百年的传统工艺——“猪肠膜提取”。为提高产能,国际国内多家企业、实验室都已经将目光转移到了合成生物提取肝素这一新课题上,丁威也不例外。

有了明确目标后,丁威首先对行业进行调研,了解了技术痛点与行业基本形势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广征人才。为解决合成肝素商业化之路上各种各样的关卡难点,丁威邀请到台湾化工合成企业方面的专家跨界合作,打通合成生物与化学合成之间的壁垒;与全国首屈一指的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制药发酵专家达成战略合作,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完善实验流程;对接重庆大型专业制药厂,全链条保障产品稳定量产。从今年5月到10月,得益于超高的研发效率,从前端的菌株构建到终端的发酵、提纯、量产,仅三生物已然解决了肝素合成几大板块中可能存在的短板,真正做出了行业竞争力。

人才为基 稳前进筑梦未来

“先人后事原则,在很多创业公司中并不被重视,大多数创始人都有误区,认为先要把生意做起来,有了钱再去聘请好的人才,但我对此有不同看法。”丁威认为,要想创业,得先建立核心人才团队,把用人放在第一。只有人选对了,才能聚焦专业领域,把事情做好。 

谈到为何选择南京作为仅三生物的落脚点,丁威表示,南京高校密度大,相对应的科研人才也是层出不穷,本地生活成本相比超一线城市更适合人才发展,政府又推出了许多针对性极强的人才政策,方方面面为科创类企业扎根、发展开了绿灯。目前,公司里60%的员工都是博士、硕士学历。

今年9月,南京市向社会公布了《以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为总牵引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人才强市25条”)及“重点产业人才7策”两项人才新政。这一全面升级后的人才政策体系,面向的是科技前沿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为科技领军企业引入在宁高校院所优秀人才,直接将南京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势。仅三生物也正是乘着南京人才强市支撑引领产业强市建设的东风,在两年间站稳了脚跟并快速成长。

在0-1创业阶段,仅三生物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结果导向及自驱力”作为选人标准,吸纳价值观相符的人才加入公司。在实际业务中,核心人才岗位以身作则、结果导向,在这样的价值观引领下,团队之间通力协作,充分调动资源,快速实现了技术突破和人效增长。

经过2年坚持不懈地实验与探索,仅三生物科研团队如今已掌握芽孢杆菌染色体编辑技术、敞开式高温高碱发酵技术、震荡型基因表达调控技术等多项生产核心技术,持续聚焦麦角硫因、肝素等生物活性原料的高效开发与应用。同时大力开发渠道,用优质的产品打开市场,成功形成了专属生物活性原料的生产、销售链条,仅今年四季度就有望达成2000万元销售额。

在行业内刚刚崭露头角的当下,仅三生物正以建设开放平台为发展思路,向着上市的明确目标稳步前行。

导读:读懂江苏经济之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江苏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离不开民营企业家的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江苏经济新引擎》特别报道将聚焦江苏十三个地市拟上市的中小民营企业,看“小个头”如何迸发“大能量”,通过民营企业紧抓时代机遇、创新发展的故事,展示行业前沿突破成果,为江苏经济行稳致远注入强大信心和动能。

平整干净的实验台、高低错落的置物架、大大小小的实验罐、三班轮值的科研人员……这里是江苏省南京市徐庄中药产业研究院内的某实验室,也是仅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立身之本所在。

成立于2021年,年仅两岁的仅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大健康领域只能算得上是“初出茅庐”,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年轻的企业,却从3.5万家目标企业中脱颖而出,入选中国首个合成生物学产业价值金榜Top50,与凯赛生物、华熙生物、巨子生物等业内老牌一同上榜。

这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新创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创始人丁威长期以来坚持的“科研梦”。

脚踏实地 做科研敢为人先

在创立仅三生物前,丁威曾先后担任美国A.O.史密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A.O.史密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与恒洁集团CEO首席执行官。许多人都曾惊讶于他从家居行业转战大健康行业的跨界之大,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的职业发展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撞出来的”,但论其根本,都源自他对科研的兴趣与热爱。

1987年,丁威在北京科技大学攻读材料工程硕士,在一家金属材料研究所进行科研实验。一年后,他赴美留学,学习有机材料方向。结果负责的项目临时取消,他不得不紧急寻找了一份采购业的工作,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开销。

1990年,他获得内华达大学材料工程硕士学位,同时由于工作能力出色,很快被提拔为高级材料项目管理。七年后,他接过A.O.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的橄榄枝,回到国内继续打拼。2020年,丁威出任恒洁集团CEO,全面负责集团各项业务的战略部署与推进发展。

25年的摸爬滚打,让丁威总结出了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企业的成功之道——品质、研发与创新。他表示:“我骨子里就喜欢科研,我在A.O.史密斯做了二十几年家电,大部分核心卖点的策划、实验都是我亲力亲为的,光是手里的原创专利就有二三十个。”

在恒洁集团任职期间,他坚持以科研为重,将原有研发工程师团队扩招至150人,并成立集团研发中心。“我当时就像一条鲶鱼钻进了鱼群里,把平静无波的卫浴行业一下子激活了。”    

机缘巧合下,丁威结识了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药学博士、美国UIUC生物医学博士后、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汪洋,二人计划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提高陶瓷花洒成品率并研发创新卫浴产品。之后,丁威选择全力以赴和汪洋博士联合创业,共同成立了仅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迎难而上 高效率从零突围

2021年8月,江苏仅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立。由汪洋博士提供核心生物技术,成功提取出天然抗氧化剂——麦角硫因,并很快实现了高纯度、高含量添加,快速完成了麦角硫因的cGMP制药级别工程化量产。据了解,仅三生物麦角硫因纯度达99.97%,并掌握了20吨发酵罐的提纯处理能力,月产能3吨,成功将麦角硫因的价格降到了市场价的1/3,真正实现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高产能,未来成本有望降至更低。

然而,丁威不满足于单一的产品线,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新选题。肝素作为一种抗凝血剂,被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导管术、微血管手术等操作中及某些血液标本或器械的抗凝处理。目前全球所有的商业化肝素生产都仍采用已经使用了上百年的传统工艺——“猪肠膜提取”。为提高产能,国际国内多家企业、实验室都已经将目光转移到了合成生物提取肝素这一新课题上,丁威也不例外。

有了明确目标后,丁威首先对行业进行调研,了解了技术痛点与行业基本形势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广征人才。为解决合成肝素商业化之路上各种各样的关卡难点,丁威邀请到台湾化工合成企业方面的专家跨界合作,打通合成生物与化学合成之间的壁垒;与全国首屈一指的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制药发酵专家达成战略合作,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完善实验流程;对接重庆大型专业制药厂,全链条保障产品稳定量产。从今年5月到10月,得益于超高的研发效率,从前端的菌株构建到终端的发酵、提纯、量产,仅三生物已然解决了肝素合成几大板块中可能存在的短板,真正做出了行业竞争力。

人才为基 稳前进筑梦未来

“先人后事原则,在很多创业公司中并不被重视,大多数创始人都有误区,认为先要把生意做起来,有了钱再去聘请好的人才,但我对此有不同看法。”丁威认为,要想创业,得先建立核心人才团队,把用人放在第一。只有人选对了,才能聚焦专业领域,把事情做好。 

谈到为何选择南京作为仅三生物的落脚点,丁威表示,南京高校密度大,相对应的科研人才也是层出不穷,本地生活成本相比超一线城市更适合人才发展,政府又推出了许多针对性极强的人才政策,方方面面为科创类企业扎根、发展开了绿灯。目前,公司里60%的员工都是博士、硕士学历。

今年9月,南京市向社会公布了《以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为总牵引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人才强市25条”)及“重点产业人才7策”两项人才新政。这一全面升级后的人才政策体系,面向的是科技前沿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为科技领军企业引入在宁高校院所优秀人才,直接将南京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势。仅三生物也正是乘着南京人才强市支撑引领产业强市建设的东风,在两年间站稳了脚跟并快速成长。

在0-1创业阶段,仅三生物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结果导向及自驱力”作为选人标准,吸纳价值观相符的人才加入公司。在实际业务中,核心人才岗位以身作则、结果导向,在这样的价值观引领下,团队之间通力协作,充分调动资源,快速实现了技术突破和人效增长。

经过2年坚持不懈地实验与探索,仅三生物科研团队如今已掌握芽孢杆菌染色体编辑技术、敞开式高温高碱发酵技术、震荡型基因表达调控技术等多项生产核心技术,持续聚焦麦角硫因、肝素等生物活性原料的高效开发与应用。同时大力开发渠道,用优质的产品打开市场,成功形成了专属生物活性原料的生产、销售链条,仅今年四季度就有望达成2000万元销售额。

在行业内刚刚崭露头角的当下,仅三生物正以建设开放平台为发展思路,向着上市的明确目标稳步前行。